資料處理中

【什麼是地主戶?】買地主戶真的能撿便宜嗎?專家警告:撿便宜前必看這幾項風險!

 

在賞屋的過程中,常聽到「地主戶」這個名詞,尤其在新建案中,偶爾能看到地主戶釋出,且價格似乎比其他房屋低廉許多。然而,地主戶究竟是什麼?簡單來說,建築物的價值反而是會隨著年限愈高而折舊,或許目前在精華區的土地上,還保有很古老或殘舊的房子,地主戶是指在建案開發過程中,原本擁有土地的地主,與建商合作開發後,分配到的新建房屋。由於地主提供了土地資源,他們通常可以獲得部分新建房屋作為報酬。這些房屋不需經由代銷公司,而是由地主自行出售或委託房仲銷售,因而有機會比市場行情更便宜。

 

地主戶的來源與合作模式

地主與建商合作的方式大致分為三種:  

64

除此之外,也有其他形式,如「股東保留戶」或「建商保留戶」,這些通常都是共同合資或投資的業主,保留的意思是原本保留不賣的戶別,通常樓層較高、格局或座向較佳。如果是在代銷的銷售過程中,就已經有地主保留戶、地主精華戶釋出,那在價格上就會按照整棟的銷售行情調整,較難有特殊優惠。

 

地主戶有好有壞

價格可能優惠

地主戶的取得成本遠低於一般銷售單元,若地主為了快速套現,可能以低於市場價格出售。對於買家而言,這是一個撿便宜的機會。不過在正常情況下,建商也會為了避免地主賣屋破壞假格行情,會與其簽約要求待建案完工或銷售告一段落時,才可釋出銷售。

房屋瑕疵保固不缺失

即便是從地主手上購入,建商仍需對建築瑕疵負保固責任,因此買家的權益不會受到影響。

選擇性有限

由於地主戶是分配後的房屋,可能樓層、格局、朝向無法隨意挑選。如果不符合需求,即便價格優惠,也未必適合長期居住。

社區管理與住戶素質風險

地主戶比例過高的社區,導致管委會由地主把持,所有的公共空間使用問題、環境衛生落實、物業管理的決策權等,全都交由地主戶處理,但地主卻把房屋租給租戶,自己並未住在社區內,導致許多決定都和居民的生活習慣脫離,讓真正的住戶感到非常困難,進一步影響住戶的生活品質。

可能影響社區房價

地主戶較無成本考量,銷售時可能只考慮變現速度,可能拉低實價登錄數據,進而影響該社區其他房屋的保值性,購買前也要列入考慮。

 

購買地主戶的眉角多

與建商確認房屋交付後的保固範圍,確保即便是從地主手中購得,仍能享有完整的建築瑕疵保固與後續服務,若地主戶比例過高,需特別注意未來的管理品質與住戶素質,避免因為社區問題影響居住體驗,購買時建議尋求專業律師或不動產顧問協助審閱合約,了解所有權與相關費用分攤責任,避免隱藏條款導致後續糾紛。


在購買地主戶前,一定要與建商再次確認可得到的保固或其他服務細項,包括客變、驗收、保固到交屋等。此外有些地主為求交易簡便,會要求「買清」(下方說明),即所有的手續費和交屋相關費用都由屋主支付,聽起來很划算,但要小心土地增值稅及其他稅費負擔,有可能並未撿到便宜。

65



 


分享